第四十八章:希望专题(下)-《商雄》


    第(3/3)页

    电视里在继续,画面切回演播室,黄丹丹对吴玥说:“看来真如你说的那样,黄山村的人对读书是不抱有多大希望的。”

    吴玥:“我想,不光是黄山村,在各个贫困地区,恐怕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首先,那里没有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孩子们读书很多都是家长自愿让他们去学校的,地方政府根本没有强行让那些想读书而家长却不让的孩子进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其次,师资力量不足,这就导致了教学质量远远跟不上城里,除了一部分学习刻苦加上有天分的孩子才能继续就读之外,其余的,很多都达不到学校招生的分数线,即使进了更高一级的学校,跟上进度也很成问题。第三,孩子本身受到家庭和身边家庭的影响,早已经萌生了打工改变命运这一想法,这才是最最关键的问题。而前两点,我相信,随着我们国家越来越富强,经济越来越发达,体制越来越完善,加上还有这么多善良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正在一天天的改变。可是,如果不从思想上改变贫困地区人民的思想,即使读书的条件改善了,可没人用心去读,那又怎么办呢?”

    黄丹丹:“是啊,你说的这个问题的确很关键。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如果贫困地区的教学质量有所改善,那么,自愿送孩子去学校读书的家长也会多起来,这一点是相辅相成的。可是,如果孩子本身就不愿意读书,受到身边人的影响,那可真是神仙也没辙。”

    吴玥:“所以,我觉得,现在,捐钱捐物固然是改变贫困地区教育问题的一个根本手段,但在解决受教育难的问题同时,更要关注的是让贫困地区孩子们树立起主动接受教育的觉悟。这点至关重要,所以,我建议,我们不光要捐钱,捐物,更重要的,是捐思想。”

    黄丹丹:“捐思想?怎么捐?”

    吴玥:“多让贫困地区的人民看见那些因读书改变命运的成功例子,让他们看看,因为读书而改变命运的人,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挣了多少钱,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再看看那些抱着打工改变命运的人现在的状态,两者相比较,优劣自知。要让贫困地区的人眼界变得更宽,让他们接受到世界的精彩。组织演讲团队深入贫困地区进行演讲;组织城里志愿者去贫困地区与当地人进行交流;印制宣传手册,画册,影片去贫困地区进行发放,组织观看;号召原先贫困地区因读书改变了命运的人民回到家乡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染身边的父老乡亲,而不是一旦离开农门跃进龙门就再也不想回到那个贫穷的地方。等等等等,办法太多了,只要有心去做,就一定能够成功······”

    甲:“这个美女嘴挺能说的嘛,要是给老子做个口活,估计蛮快活的,哈哈哈哈。”笑得很浪。

    “我操你妈。”张海涛一个饿虎扑食就冲了上去,紧接着一个黑虎掏心,再来一个猛虎下山,总之,活脱脱一只饿了半个月的老虎,把甲打成了一只国宝。

      


    第(3/3)页